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
信息名称: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防御洪水方案的通知 | 主题分类: | 政办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5-06-06 | 成文日期: | 2015-06-06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
关键词: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防御洪水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县直有关部门:
现将《桓仁满族自治县2015年防御洪水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6月4日
桓仁满族自治县2015年防御洪水方案
1. 区域概况
1.1 自然概况
桓仁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北边缘,东与吉林省搭界,西与本溪县、新宾县为邻,南与宽甸县接壤,北与吉林省通化县毗连。全县总面积3547平方公里,地貌类型为山地地貌、岩溶地貌和河流地貌,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境内有100 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0条(浑江、富尔江、大二河、果松川河、釜砂河、雅河、哈达河、漏河、红汀子河、里岔沟河)、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84条(属鸭绿江流域、浑江水系)。全县水资源总量15.6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34亿立方米、地下水3.3亿立方分米。多年平均降水量870毫米,过境流量40.6亿立方米。
桓仁有水电站29座。其中,浑江干流7座(桓仁、回龙、西江、凤鸣、东方红、双岭、金哨电站),雅河14座(梨树、橙风、红石、歪脖哨、黄砂漫、永泉、永兴、大泉眼、联合、湾湾川、合丰、老漫子、胜利、雅河电站),富尔江3座(富尔江、老砬子、红旗电站),六河2座(杨家街、铧尖子电站),荒沟河2座(和平、向阳电站),红汀子河1座(红汀子电站)。全县有小型水库11座,其中小㈠型水库2座(华来镇川里村铧尖子水库、桓仁镇虎泉村崔家街水库),小(二)型水库9座(沙尖子镇影壁山村影壁山水库、沙尖子镇下甸子村半截沟水库、五里甸镇三架窝棚村三架窝棚水库、雅河乡米仓沟村米仓沟水库、北甸子乡大牛沟村大牛沟水库、北甸子乡英英沟村王沟水库、二棚甸子镇大西岔水库、普乐堡镇瓦房村瓦房水库、华来镇果松川村果松川水库)。
1.2 社会经济概况
全县总人口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7万人。辖1个开发区、12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103个行政村、21个社区。桓仁于1877年(清光绪三年)建县,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满族自治县。全县有满、汉、朝、蒙、回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5.7%(其中满族人口占53.1%)。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5.9亿元,同比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1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8亿元,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3亿元,增长12.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2821元,增长12.5%。
1.3 历史灾害
建国后第一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发生在1960年。资料记载,8月3日降雨历时38小时,降雨量264毫米,浑江最大洪峰流量1.134万立方米/秒,农作物受灾面积11万亩,死亡人口141人。
近几次危害性较大洪水有1985年、1986年、1995年、1996年及2010年洪水灾害。
2010年,我县发生了6次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其中以富尔江流域灾情最重,最大洪峰流量2340立方米/秒,远高于历史同期均值600立方米/秒,直接经济损失6.29亿元。
2. 主要河流洪水防御
2.1 主要河流概况
桓仁境内大小河流均汇入浑江,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富尔江、大二河、果松川河、釜砂河、雅河、哈达河位于浑江右岸,红汀子河、漏河、里岔河位于浑江左岸。
(1)浑江。浑江是鸭绿江支流,发源于吉林省浑江市北部哈尔雅范山,流经吉林省浑江市、通化市、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宽甸县,最后在宽甸县下露河乡浑江口汇入鸭绿江。浑江全长447公里,总流域面积17500平方公里,干流流经我县7个乡镇,境内河长161.8公里、流域面积3547 平方公里。目前,除由国家兴建的桓仁、回龙两座大型水电站外,在浑江上还建有金哨、双岭、凤鸣、西江和东方红电站。桓仁水库总库容34.6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22.5兆瓦,设计标准1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08.7米,汛限水位300米,相应库容22亿立方米。
(2)富尔江。富尔江是浑江跨省最大支流,发源于吉林、辽宁两省交界处的龙岗山脉滚马岭南麓,流经吉林省通化县和辽宁省新宾、桓仁两县,全长113公里,总流域面积1914 平方公里。富尔江由桓仁县北部古城镇碱厂沟村入境,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古城镇、北甸子乡,境内河流长40公里、流域面积342 平方公里、江宽150米左右、河道比降2‰,建有富尔江、老砬子和红旗等水电站。
(3)雅河。雅河是县内最大内河,发源于桓仁、新宾两县交界处草帽顶山东麓的高力盘道岭山谷中,由西向东流经八里甸子、普乐堡、雅河3个乡镇,河长73公里、流域面积727平方公里、河道比降4.4‰,现已建成老漫子、橙风、红石、黄沙漫、湾湾川等14座省级小型电站,是我县开发建设梯级水电站的第一河。
(4)六河(大二河、釜砂河、果松川河)。六河是县内第二大内河,发源于桓仁县城西北的老道沟岭,流经华来镇、桓仁镇,河长64公里、流域面积76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4.36‰。流域内的铧尖子水库和崔家街水库是我县的重要拦水蓄水工程,杨家街电站和铧尖子水电站是流域上修建的小水电站。六河流域土地肥沃,是桓仁优质稻米主产地之一。
(5)漏河。漏河又称上漏河,正源在影壁山村北部的新开岭和老岭,侧源在影壁山村东北部的葫芦头沟,二源之水在影壁山前汇合后向西南流经二棚甸子镇和沙尖子镇,河长25公里、流域面积186平方公里、河道比降11.03‰,建有半截沟水库、影壁山水库。
2.2 重点河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桓仁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许多重要河段无堤防或堤防标准低,缺乏抵御大洪水能力。
(2)河道淤积严重,阻碍河道行洪安全,小河道在枯水期滞留了大量杂物垃圾,也不能保证正常行洪。
(3)各类工程建设正进入施工高峰期,需要大量砂石骨料,受经济利益驱使,个别人在河道内非法、违法采挖,成为防洪安全的一大隐患。
2.3 防洪任务
浑江、富尔江、雅河、六河是我县的重点河流,沿岸居民集中、交通发达,是我县重要的工业和农业产区,防汛工作由县统一指挥和调度,其流经区域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和落实抗洪抢险任务。其他中小河流按行政区域划分,由所在乡镇负责落实度汛和组织抗洪抢险工作。主要河流具体防洪任务如下:
(1)浑江干流堤防保证流量:桓仁西江堤段6746立方米/秒,沙尖子段11000立方米/秒。
(2)富尔江干流堤防保证流量:上甸子段安全流量1790立方米/秒。
(3)县城内主要山洪沟确保10年一遇防洪标准。
(4)对其他中小河流,由流经的乡镇政府根据设防能力,自行确定保证流量,并报县防汛办备案。
2.4 防御措施
(1)标准内洪水防御
搞好堤防检查和维护。各乡镇政府要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堤段进行全面检查,加强维护和管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违章占河、滥采乱挖、人为挤占河道的,要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在主汛期来临前彻底进行治理和整顿;对新建工程、穿堤工程和险工险段,要重点加强防守,确保度汛安全。
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和水毁工程修复。对今年已列入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力争在主汛期前竣工;对跨年度施工项目,要确保在主汛期前具备一定的防洪能力,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度汛施工方案和度汛措施;对已列入维修计划的水毁工程,各乡镇要抓紧组织施工,确保在主汛期前完成施工任务,恢复防洪能力;对已形成土堤和采取生物措施的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堤身安全稳定。
做好河道清淤清障和县城排水设施的清掏疏通工作。县水务行政执法队和河务管理办公室要在汛前对辖区内的河道设障现象进行全面检查。对挤占河道,影响行洪的采砂厂、选矿厂、临时建筑物、弃渣、机械设备等,要采取有力措施,按照“谁设障、谁清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水行政部门责令设障单位或个人限期清除,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对因抗旱蓄水,在河道和排水沟内修建的临时性取水设施,必须在6月20日前全部拆除,恢复原貌,确保洪水安全下泄。同时,县城建局要组织力量,加快城市山洪沟的清淤清障工作,并搞好县城明沟、暗渠和管网的疏通及清掏工作,确保泄洪畅通。
(2)超标准洪水防御
当河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各地区、各单位必须从全局出发,确保重点堤段安全。同时,要按照属地负责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对重点堤段和重要地区的防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紧急情况时,县、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防洪预案和逃险方案组织群众做好逃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灾民的安置和善后工作。
3. 水库、电站及尾矿坝(库)洪水调度
3.1 主要水库、电站情况
桓仁境内现有电站29座,小型水库11座。桓仁电厂是境内最大水库,位于浑江干流,总库容34.6亿立方米,校核洪水位310.8米,校核标准100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308.7米,设计标准10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2.32万立方米/秒,正常蓄水位300米,相应库容22亿立方米,汛限水位300米。
铧尖子水库位于华来镇境内六河流域,总库容654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65.8米,校核标准5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64.45米,设计标准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349.19立方米/秒,保护耕地10万亩、人口8万人、公路2条,汛限水位60.5米;崔家街水库位于桓仁镇境内六河流域,总库容112万立方米,校核标准3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150.2米,设计洪水位147.7米,设计标准30年一遇,汛限水位147.7米,保护耕地6100亩、人口1890人。两座小㈠型水库已于2010年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大牛沟水库汛限水位380.93米,相应库容14.9万立方米;大西岔水库汛限水位443.97米,相应库容46.44万立方米;果松川水库汛限水位11米,相应库容13.09万立方米;米仓沟水库汛限水位46.5米,相应库容42.79万立方米;瓦房水库汛限水位96.5米,相应库容21.91万立方米;王沟水库汛限水位432.03米,相应库容20.93万立方米;影壁山水库汛限水位296.5米,相应库容46.16万立方米;半截沟水库汛限水位98.5米,相应库容18.0万立方米;三架窝棚水库汛限水位9米,相应库容10.21万立方米。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型水库病险多,存在坝坡和溢洪道破损、坝体渗漏、输水洞不能满足灌溉要求、缺少安全监测设备等问题。
3.3 调度任务
铧尖子水库和崔家街水库由县防汛指挥部直接管理,其余9座小型水库由所属乡镇管理。所有水库按照管理层级,划分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抢险负责人,坚持统一指挥、科学管理、生命第一的原则,既要考虑下游河道行洪安全,又要切实减轻水库自身压力。水库泄洪要提前2小时通知下游乡镇,做好安全警示工作。
(1)小型水库。铧尖子和崔家街2座小(一)型水库汛期要将水位严格控制在汛限水位下;果松川、米仓沟、三架窝棚、半截沟、大牛沟、王沟、大西岔、影壁山和瓦房9座小(二)型水库在6月20日前,要全部将库水位控制在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的水位,并清除溢洪道障碍物,确保水库安全。
(2)塘坝、尾矿坝(库)。塘坝汛期限制水位和警戒水位由乡镇政府确定,报县防汛办备案;各地尾矿坝(库)度汛措施由各企业主管部门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确保安全度汛。
(3)电站。浑江桓仁电厂和回龙电站汛期蓄泄洪水调度运用方案由省统一制定。金哨、双岭、凤鸣、西江、东方红5座电站在主汛期,要严格按照各自防洪限制水位运行。
3.4防洪调度措施
(1)落实和完善各项岗位责任制。县、乡镇主要领导是水库、电站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负有水库、电站调度运用,组织抗洪抢险和下游群众联防逃险安置责任。对已承包的水库,承包人要与当地政府签订度汛责任状,明确防汛职责,无条件服从当地防汛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挥调度。同时,各水库、电站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度汛技术措施,并落实水库、电站防汛“四责任人”等各项工作。
(2)做好水库、电站除险加固和设备检修工作。对今年已列入省、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计划的工程,要按设计要求抓紧组织施工;对没有列入除险加固计划的水库,要严格按照水库防洪度汛方案执行,备足抢险物料,落实抢险队伍,确保水库安全。同时,各乡镇要在汛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地区管辖的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各水库管理部门要对水库的溢洪道闸门、配电及启闭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确保运行状态良好,并安排好水库值班值宿工作。
(3)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洪应急预案。各水库、电站所在地区主管部门要根据水库的自然地理位置、水文气象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审查备案。对偏远山区的小型水库,制定预案时要充分考虑突发性局部暴雨山洪造成的危害。
(4)加强通信报汛工作。各水库、电站要完善通信报汛网络和报警系统建设,及时掌握当地雨情、水情信息。同时,要建立水库、电站水位上报制度,将当日水库水位报县防汛指挥部。各水库汛期要确保通信联络畅通,落实好值守责任人。汛期要特别加强对水库的巡视和预警预报工作,遇有情况及时上报,并做好下游群众的逃险工作。
(5)做好尾矿坝(库)度汛工作。对各工矿企业(含集体、个体企业)所属的尾矿坝等蓄滞洪工程,安监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责任制度,制定度汛方案,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调度,确保尾矿坝(库)安全运行。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坝下群众逃险安置联防措施。
4. 城市防洪
4.1 城市概况
桓仁县城地处桓仁县中部,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女山脚下、浑江岸畔,县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城市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1个街道办事处、14个社区、245个居民组,总人口10.2万人。
桓仁城区北江防洪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总长度6254米,设计洪水流量8388立方米/秒;哈达河右岸防洪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总长度4661米,设计洪水流量624立方米/秒;六河防洪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总长度4417米,设计洪水流量7820立方米/秒;大二河右岸防洪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总长度1767米,设计洪水流量2530立方米/秒;西江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总长度1180米,设计洪水流量7820立方米/秒;南江堤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总长度7260米,设计洪水流量7820立方米/秒。县政府所在地高程点242.46米,莲沼低洼地高程点238.5米,丹通、桓永高速公路及201国道是境内主要交通干线。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河沿等城市山洪沟未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排水、排污系统尚不完善,汛期雨水不能及时排出城区,容易积涝成灾。
4.3 防洪任务
本年度城区防洪的重要地区为东大河、小河沿沿岸,以及莲沼社区、一中附近、县政府楼后、泡子沿部分区域等城市主要低洼地带。
4.4 防洪措施
由县级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对年度城市防洪任务进行细化分工,明确各分包任务第一责任人。制订城区防洪重点区群众紧急逃险方案,设计好转移路线及地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体分工:县城建局要做好县城区内防洪工作,制订应急预案,及时疏通排水设施,做到随淤随清,减少道路积水;做好裸露地面绿化工作,及时清理枯朽危险树木;做好城镇生活垃圾、建筑余土的清运。县自来水公司、交通局等部门和单位要强化本行业安全度汛工作措施,确保县城居民用水和公共交通安全运行。桓仁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做好辖区内抗洪抢险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城市内受洪水威胁的人口转移与安置工作。
5. 在建水利工程洪水防御
5.1 在建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2015年,全县防洪工程计划投资0.8亿元。截至目前,全县在建防洪工程6项,其中富尔江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是在建防洪工程的主要工程,项目包括修建上甸子、古年岭等5段2.1公里堤防,1.6公里护岸和4.5公里河道疏浚工程。
5.2 防洪任务
根据各类工程的不同类别、进展程度,明确各施工单位的防洪任务。
5.3 防洪措施
认真制订在建工程度汛方案,明确第一责任人,落实各项防汛措施,施工现场要备足防汛物料。加强与防汛指挥部、水文和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水情和雨情信息。
6. 山洪灾害防御
6.1 山洪灾害易发区基本情况
区域内山洪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历史上发生的山洪灾害点共42处,其中崩塌11处、滑坡8处、泥石流23处,受灾人口3121人,经济损失90.5万元。其成因主要是地形地貌、强降雨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特点是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危害性高,顷刻间造成人员伤亡、房屋耕地被毁、交通中断。
6.2 防御任务
本年度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是华来镇文治沟村马道沟,木盂子管委会暖河子社区煤洞沟、西干沟和二棚甸子镇松兰社区。
6.3 防御措施
我县是山洪、泥石流和滑坡等山地灾害易发区。农村居住在沟谷里的村屯和散户较多,直接受山洪、泥石流和滑坡威胁,一旦发生险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各乡镇政府和国土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引起高度重视,有针对性地做好山地灾害的勘察和预防工作,落实隐患地区监护责任人,制定逃险、抢险、救援方案。要明确责任,建立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户等自上而下的联防调度网络,在主汛期加强巡查和调度,遇有险情,立即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国土、安监部门要认真检查矿产开采后形成的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山体稳定,确保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气象和国土部门要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山地灾害做出预警预报,提醒广大居民做好预防。
城区山洪、泥石流和内涝防治工作由街道办事处组织社区逐项落实。工矿企业和公路交通运输部门要对本企业、本部门防御山洪、泥石流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7. 保障措施
(1)明确防洪工程检查的内容和处理措施。要强化工程隐患排查,对河道、水库等水利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和必要的测试。要全面检查维修工程完成情况和在建工程度汛措施,对查出的问题,按照“划分事权、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落实工程项目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并建立档案。
(2)组织保障措施。建立健全防汛指挥机构;在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时,加强辖区内的防洪救灾工作;落实防汛抢险队伍,细化值班队伍、巡查队伍、抢险队伍职责。
(3)物资保障措施。防汛物资实行“分级负担、分级储备、分级使用、分级管理、统筹调度”的原则。防汛机构依照本辖区防洪工程要求,提出所需防汛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到位。防汛仓储点应便于运输,一般采取就近储备的办法,重点险工险段应现场储备一定数量的物资。
(4)防汛抢险技术措施。要制订防汛抢险技术要求、技术手段,并做好防汛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根据工程险情产生的原因和类型,采用相应的抢险方法,正确运用抢险技术,控制险情发展,减少灾害损失。
(5)安全转移措施。明确群众安全转移的原则、人员安排、撤退路线、交通机具、安置地点等内容。当洪水威胁群众生命安全时,按照“第一保生命,其次保财产”的原则,把减少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及时、有条不紊地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做好生活安排。
(6)通信保障措施。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并制定系统维护方案,加强应急期间通信保障,确保水情、险情、灾情和气象等防汛信息及时、安全、准确地传递。要做好有线、无线通讯两手准备,紧急抢险时,应启用卫星电话、架设专用通讯系统。
(7)后勤保障措施。防汛成员单位要根据自身职能,成立通信联络、动力照明、交通运输、灾民安置、防疫救灾、宣传报道、治安保安等保障小组。县、乡镇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8. 度汛要求
(1)进一步落实防汛各项责任制。要抓紧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各项防汛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把行政首长负责制贯彻到防汛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要转变治水观念,增强防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思想、组织、措施、指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隐患。要按照国家防总和省、市防办的要求,将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抢险责任人名单逐级上报,登记备案,并向全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2)落实防汛法律责任追究制。乡镇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坚持依法治水、依法防洪;要从防汛工作的大局出发,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决不允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对玩忽职守、推诿扯皮、贻误工作或在紧要关头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厉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
(3)备足防汛物资。防汛物资的储备是抗洪抢险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对防洪抢险物资的储备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和浪费。县防汛指挥部要储备铁线20吨、袋类10万条;各乡镇政府要分别储备铁线2吨、袋类1万条;每户村民要准备5条编织袋、2把锹镐以备急用。震瀚渔业公司和东方客运公司要准备冲锋舟1艘、橡皮筏100只、救生衣500件。其他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准备好抗洪抢险物资。
(4)组建抗洪抢险队伍。全县抗洪抢险队伍以县人民武装部抗洪抢险民兵和预备役应急分队为主。在大汛期间,全县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要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投入抗洪抢险战斗。县直各部门党政领导要亲自挂帅,组建抢险队伍。卫生部门要组织好医疗救护队。
(5)落实抢险车辆。县交通局和水务局各负责准备抢险车辆20台。在大汛期间,每个乡镇和县直部门要各准备2—6台抢险车辆以备急用。要对全县抢险车辆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6)切实做好防汛资金筹措、防洪保险和抗灾赈灾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集防汛专项资金,确保在大汛前足额到位。受洪涝灾害威胁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应踊跃参加防洪保险,增强抗灾自救能力。民政部门要做好各项救灾赈灾的准备工作。
(7)加强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和洪涝灾害统计上报工作。水文、气象部门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为防汛指挥机构提供实时水文、气象测报信息。各水文站、雨量站和水库要按规定严格执行报汛制度,杜绝错报、漏报和迟报现象。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灾情统计、核实上报工作,指派专人负责,加大核灾力度,确保数据准确。同时,要加强防办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人员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8)认真做好防汛值班值宿工作。各部门、各单位在汛期要做好防汛值班值宿工作,形成县、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居民组至上而下的防汛值班网络。各级防汛责任人要亲自上岗带班,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和指挥调度工作,掌握防汛抗洪工作的主动权。
(9)坚持防汛和抗旱两手抓。在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同时,要客观分析本地区旱情发生的规律,研究、部署和落实抗旱措施,做到有汛防汛,有旱抗旱,切实处理好防汛与抗旱的关系。
各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及有防汛任务的工矿企业要按照本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各自的防汛工作任务,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呈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