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hrmzzzxrmzf-2021-00559 | 发布机构: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信息名称: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桓仁满族自治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 主题分类: | 政办文件 |
发布日期: | 2021-06-02 | 成文日期: | 2021-06-02 |
废止日期: | 文 号: | 桓政办发〔2021〕23号 | |
关键词: |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桓仁满族自治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桓仁满族自治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6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桓仁满族自治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标准》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扎实推动我县“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我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我县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和规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强化政府主体责任,保障农村公路资金渠道,建立农村公路管养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工作,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实现我县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通畅水平明显提高,安全条件明显改善,质量明显提升;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真正做到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加快推进养护常态化、规范化;路产路权得到有效保护,路域环境优美整洁;农村客运和物流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城乡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为巩固我县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三、创建工作内容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有力。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健全政策制度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和能力建设指导;建立完善农村公路资金保障机制,将农村公路资金纳入各级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农村公路建、管、养、运资金保障有力;健全完善农村公路绩效考核机制,将“四好农村路”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积极组织召开“四好农村路”工作会、现场会,及时开展督导考评工作,推动本地区“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加快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及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当地地理、人文、文化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科学制定农村公路网规划,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衔接,加强通村公路与村内主干道连接,统筹规划和实施农村公路的穿村路段,灵活选用技术标准,兼顾村内主干道功能。高品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巩固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成果,加快推进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和自然村(组)互连互通建设。加快推进村道硬化工程,有序实施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和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改善特色小镇、农林牧场、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产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交通运输条件。严格落实“七公开”“三同时”制度,确保农村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
(三)健全完善长效稳定的管养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9〕45号),深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县、乡、村三级“路长制”,落实县、乡、村各级责任。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各级路长农村公路管理职责明确,工作机制健全;县、乡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完善,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养护模式,确保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管养到位;县有综合执法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农村公路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基本建立,切实加强路政执法力度,农村公路路产路权得到有力保护。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发展共享共治的群众参与体系,健全群众爱路护路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各类公益性岗位,积极推广以工代赈工作方式。加强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推广信用承诺制度,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和精准监管,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推广应用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快速、简易、自动化的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方法,提升农村公路管理能效和养护水平。
(四)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定期开展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持续推进维修改造工程,路况水平维持较好、中等以上农村公路占比稳中有增;及时有效开展日常养护、巡查工作,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积极开展农村公路春、秋养护会战,开展公路沿线绿化及沿途村镇美化建设,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及非公路标志,有效提升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推进完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加强桥梁日常监测和巡查,定期开展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确保新发生危桥及时实施改造。积极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服务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
(五)稳步提高农村运输服务品质。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一体化发展水平均达到AAAA级以上。建立农村客运政府购买服务或运营补贴机制,制定实施农村客运可持续稳定发展资金扶持政策,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农村客运运营模式,引导预约响应式等信息技术应用,满足农村百姓个性化、高品质出行需求,所有建制村通客车率保持100%。持续加强乡、村级客运站点(含站亭、招呼站牌等)建设,所有乡镇站亭覆盖率实现100%。严格执行农村道路旅客运输班线通行条件审核规则,不断夯实农村客运安全运输基础。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模式,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先进的物流装备,培育农村物流服务品牌企业,原则上至少1家。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建设,拓展现有农村客运站服务功能,推动客运、货运、物流、邮政、供销、电商、农村合作社等多种服务功能融合,至少建成20个统一标识并挂牌的农村服务站示范点。
四、2021年重点工作
(一)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
通过“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应用,实时掌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工作情况,及时处置管理工作中的突发状况,为规范管理农村公路提供科学依据。(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县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各乡镇政府)
(二)科学安排,因地制宜,全面建好农村公路
1. 建设重点。实施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计划6条43.3公里;新改建工程3条1.7公里;危桥改造1座120.6米。全面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各乡镇政府)
2. 建设管理。强化建设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督导,保障质量监督检测能力和条件。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实施农村公路“阳光工程”,切实落实“七公开”“三同时”制度,加强行业监管,接受社会监督。(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各乡镇政府)
(三)保障体制,规范管理,全面管理好农村公路
1. 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管理体系。全面实施“路长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做到有路必管。乡镇建立农村公路管理站和建制村村道管理议事机制,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落实管养人员经费。(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政府)
2. 路域环境。根据“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责任体系,完善农村公路保护措施,开展综合执法,防止、及制止和查处违法超限运输及其它各类破坏、损坏农村公路设施等行为,有效维护路产路权。大力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加强绿化美化,全面清理路域范田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路面常年保持整洁、无杂物,边沟排水通畅,无淤积、堵塞;县级公路全部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责任单位: 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四)专群结合,有路必养,全面养护好农村公路
1. 明确主体责任,创新养护机制。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原则,全面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村委会的作用。从建立完善机构体系入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理顺养护管理机制。开展春季和秋季两次养护大会战,带动日常养护,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开展达标创建活动,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创建标准化养护路线2条。
2. 加强资金保障,实现“有路必养”。全面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保障机制,农村公路养护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稳定的增长机制,满足公路养护的基本需求。积极整合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财政等部门资金,加大公路绿化、美化、亮化的工作力度,提升路域形象。(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
(五)切实服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运营好农村公路,加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运邮结合”总体思路,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建立农村客运班线审核机制,对新增农村客运班线,严格对照规则进行审核,不符合通行条件的一律不得新增。加快淘汰老旧农村客运车辆,全面提升客车性能。强化司乘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做到痕迹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模式,共同推进农村物流节点体系建设。将农村客运车辆停点、农村物流集散点、农村产品交易点等农村物流节点,通过引导合作方式,将农村物流节点功能进一步拓展,方便农村物流。(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各乡镇政府)
五、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我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各乡镇同时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本乡镇的创建工作。
2. 夯实工作责任。各乡镇政府、县直相关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建设目标,充实工作力量,落实资金、机构、人员和保障措施,确保顺利实现“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建设各项目标。
3. 开展示范乡镇、村创建活动。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和“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创建活动,全面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省级示范乡镇。
4. 加强资金保障。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逐步建立补助资金与绩效考核、群众自筹等挂钩制度,充分发挥上级补助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强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以及利用道路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发展。
5. 加强监督考核。县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及县直相关单位目标考核范畴。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考核工作,重点对责任落实、建设养护质量、工作进度、资金到位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6. 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目的和意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及时宣传报道创建工作中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全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附件:桓仁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名单
附件:
桓仁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刘明刚 县委副书记、县长
副组长:邹巍然 县委常委、副县长
成 员:包立国 县政协副主席、卫健局局长
毕树军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李玉东 县财政局局长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孙开国 县住建局局长
何焕新 县应急管理局局长
郭鑫义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人选
郎砚山 县生态环境局临时负责人
李富贵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夏永成 县公安局副局长
孙 峰 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由毕树军兼任,具体负责桓仁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有关日常工作。
政策解读:关于《桓仁满族自治县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实施方案》的解读